机械排烟系统中,排烟口设计直接决定系统排烟效率、运行稳定性及消防安全效果,核心影响可归纳为以下4点:
1. 排烟效率:排烟口位置和高度是关键。若未设置在烟气聚集的顶棚或外墙高处,会导致烟气捕捉不及时,大量滞留室内;位置过低则可能吸入冷空气,降低排烟温度和效率。
2. 系统阻力:排烟口尺寸和数量需与风机风量匹配。尺寸过小或数量不足会导致局部阻力过大,风机超负荷运行;反之则可能造成风量浪费,增加能耗。
3. 风速与流速:排烟口风速需控制在规范范围内(通常不大于10m/s)。风速过高易产生啸声、导致烟气流动紊乱,甚至卷入新鲜空气影响排烟;风速过低则排烟效率大幅下降。
4. 开启与联动:排烟口开启方式(如电动、手动)及与风机的联动逻辑,直接影响火灾时的响应速度。若开启延迟或联动失效,会错过更佳 排烟时机,加剧烟气蔓延风险。
此外,排烟口的防倒灌设计(如设置止回阀)和密封性,还会影响非排烟状态下系统的漏风率,避免正常工况下空气泄漏导致能耗增加或火灾时倒灌助燃。
一、规范核心要求
根据
标准GB 51251-2017《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》,明确限制单个排烟口的更大
排烟量,意图强制采用多排烟口设计。附录B详细规定了不同场景下的排烟量上限值。
二、四大设计原因
防止吸穿效应
提升排烟效率
系统安全冗余
匹配建筑结构
三、关键技术参数
排烟口更大 允许排烟量计算公式:
典型场景数据(4.5米净高房间): 热释放率(MW) 单口更大 排烟量(10⁴m³/h) 1.0 1.18 2.5 3.05
四、实施要点
采用"小口多排"原则,建议:
单个防烟分区设置≥2个排烟口 排烟口间距不超过建筑特征长度的2/3 优先采用1200×500mm等中等尺寸规格